中国画是写意文化,最通灵性。对绘画艺术的解读,是诗化人生,人生诗化,完全是超越自然的以神传道。是品味自然,把自然人化,把自然提炼为人格,借物喻人,寓意象征。以古人画梅兰竹菊为例,完全是借题发挥,是把自然人格化,把人自然人性化,天人交融,浑然一体。这就是国画的本体精神。昌忠兄并非美术学院塑造出来的,他从大学到军垦农场,是在水乡的泥巴里跋涉出来的;再从县长、县委书记,地委秘书长到市长、市委书记,文化厅长,是一路上拼搏出来的。他的优势是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,他的艺术是从工作的间隙中挤出来的,走得很艰难,很不容易。我之所以赞赏他,是从人生与艺术的关系上对他的认知。我们不仅要为社会而生活,而且每个人都有权为人生而艺术。
昌忠兄擅长画竹,可能是人品使然。因为竹能喻人,高风亮节,具有君子风度。这是他的文化情结和文化理想的一种表现。苏东坡曾赞文与可画竹“其身与竹化,无穷出清新”。之所以能呈现出无穷的清新境界,就在于“其身与竹化”了,竹也人格化了。历来的画竹高手都是如此,不拘于模拟自然,而在于拟人化,追求人与竹化,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。昌忠兄更不例外。郑板桥是乾隆以来的画竹大师。他说,先是眼中之竹,然后是手中之竹。到手中之竹已不是胸中之竹,更不是眼中之竹了。已转换为艺术形式语言,是神来之笔的心象结构。是艺术之竹,不是自然生态之竹。
我觉得昌忠兄经过多年的钻研与实践,对苏东坡、文与可、石涛、郑板桥这些大师的解读,已悟出了画竹即是画人,画境界,在追求一种文学的诗性形态。就像苏东坡所云:“欲令诗语妙,无厌空且静;静故了群动,空故纳万境。阅世走人间,观世卧云岭。咸酸杂众好,中有至味永”。追求空纳万境和艺术趣味,天机流露,向文气、文质的美学高度追寻。诚然,他是经历了以造化为师,天之所以,我之画本,从极工而后写意的。我感到,他现在已悟出了文章不可说破,画不可道尽,要向“空纳万境”之形而上境界提升,追求弦外音,味外味之玄机妙趣,呈现对天地自然的诗化表现,在宏观的把握中为天地代言,论意象涌动,呼唤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,把江山诗化,把人品诗化,努力展现东方文明的诗意,向终极目标追进。
祝他的画展成功!
周韶华
2013年3月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